壹、 研究動機
學期剛開始,老師就告訴我們這個學是我們必須做「獨立研究」。所謂的獨立研究就是要我們做第一線的探討,並不是蒐集一下資料就交差,而是自己親身去尋找答案。當我不斷地在腦中翻找可用的材料時,老師正以高分貝對我碎碎念道:「我說過多少次了,廖心瑜!椅子不要離開座位!」我靈光一閃,何不研究這個呢?從此開始,我偉大的研究就開始了。
貳、 研究問題
※上課時,最讓老師頭痛的學生行為有哪些?
※作業方面,老師們最討厭哪種習慣及態度??
※下課時,老師們對哪種學生最看不慣???
※碧湖國小的科任老師和級任老師有什麼差別????
参、研究方法
※問卷調查法
※文獻探討法
(跳過研究內容)
伍、結論
1.不論是碧湖國小的科任老師或碧湖國小級任老師,都品格非常注重,像是罵髒話、比中指…。
2.對於「講話太小聲及跑廁所」的學生行為,目前都沒有老師選擇。可能因為那是沒有辦法自己控制的。
3.下課的部份,「教室裡嬉鬧」與「走廊上奔跑」不出意料外的獲得高票數。但是沒有老師選擇一直待在教室裡看書或寫作業的學生,或許是因為老師們覺得這也是一種好處。
4.作業的部份,「亂寫敷衍了事」比「完全不寫」高。所有選項都有被選,但差距還是很大。
陸、心得與感想
這次的研究報告做的很少,連文獻探討也沒有。因為剛開始就很不認真,一直拖到最後才熬夜趕工,可是效果也還是很差。所以以後一定要多拿出流程表,隨時警惕自己的效率。
雖然結果跟當初的想法遠差十萬八千里,但是完成之後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,尤其是這次獨立研究,讓我很深刻的感受到了真正的研究精神。我希望以後還能繼續呈現出更完整的報告。